|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丰富多彩的彝良文化

丰富多彩的彝良文化

关键词:彝良,文化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彝良在线
  • 电 话:
  • 网 址:http://ynyl.ccoo.cn
  • 感谢 ccnn8888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4945

    已有1网友参与纠错

彝良地处川、滇、黔交界,其文化相互交融,少数民族,特别是苗族文化受贵州威宁影响较大。惟有奎香后山林的彝族保留了别于四川凉山彝族的文化特点,有“活化石”式的民族歌舞流传;回族文化与昭通、鲁甸无二。清代,只有少数举人、贡生、秀才。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在镇雄州同蒋肇倡导下,由地方绅士及庶民百姓捐资建立了奎恒书院,蒋州同亲为书院书碑以志纪念。清末,光绪举人杨应鸣(字渐逵)曾尔修(捐□),贡生饶文华,秀才毛寅臣(字以亮),谢子混、宗葵忠、林育春、温廷超、王泽溥、高颐、张绍佰等开始发起文学艺术的创作活动,由于典籍缺乏,传流后世的作品不多,现存的只有火烧坝瘦石山石刻及少量的诗词、楹联、碑刻等。民国初年,文化逐渐发达。宋瑞成、宋丝美、白文照、徐仲武、张玉朝、唐鼎三、余伯垣等诗、词、书、画皆具有较高水平。民国5年(1916年)角奎乐只亭(俗称八角亭)落成时,县长蒋亦滢(字松桃)、幕僚何绿村、游文林等作诗填词、书联作画挂于其间,堪称一时之盛。
    解放后,彝良的文学艺术活动广泛开展,五十年代,文艺创作活动及戏剧演出活动十分活跃,1958年—1959年,全县创作了大量的山歌,快板、相声、戏剧。“文化大革命”前期,县内文化活动以电影放映、演“样板戏”为主。其间,县城及主要乡镇所在地曾风行“忠字舞”。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学艺术活动渐趋正常,美术协会相继成立,各类文艺刊物相继问世,培养了一批文艺创作骨干,一批彝良作者的作品在国家级或省、地刊物发表。
    美术、书法、摄影创作各具特色,微雕艺术家陈守仁的作品蜚声海内外,书法家丁浩的作品曾到日本展出。
1978年—1988年十年间,改建了电影院,新建了文化馆,建立图书馆和文物管理所,图书借阅,发行工作及文化馆业务工作都进入了全省先进行列,县城电影院获省颁“文明影院”称号。1990年以后,广播电视蓬勃发展,电视进入千万家,群众文化更加多彩,人民精神生活更加丰富。

群众文化(上)

    世纪五十年代前,境内各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各自按其风俗和信仰,自发组织团体,利用传统节目,进行各式各样的民族传统文化活动。
    五十年代后,设置了各级文化事业机构,根据中共中央文艺工作的方针政策,结合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组织群众开展活动。本着“业余、自愿、节约”的原则。建立工矿、农村基地群众业余文化组织,开展小型、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并举办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化汇演,繁荣了文艺创作,培训了农村基层文艺骨干。民委、宣传文化机构利用民族传统节目,不时组织相应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各族群众的文化生活。

传统节目
   

    苗族花山节  苗族花山节一般在农历端午和七月半(农历7月13日)举行,洛旺白苗支系多在旧历正月举行。有官办,也有民办。建国前多为民办,建国后,同节日多地活动时,多由民委等有关部门协办。活动以体育和文艺表演为主。
    花山节的文艺活动有苗族芦笙舞,古歌、山歌、对歌、盘歌等。民族村社的文化室还不时排练文艺节目到花场演出。光临花山节的苗族老人们,席地围圈而坐,边喝转转酒,边唱古歌、苦歌;苗族男女青年对歌,盘歌,以这种传统方式,寻觅自己的意中人。
    1961年6月17日至18日,由中共彝良县委、彝良县人民政府牵头在龙街乡拖姑梅举办的端午苗族花山节,是彝良第一次以县人民政府的名义举办的活动。耍花山的除龙街苗族乡的群众外,还有县内其他乡的苗族及周边县的苗、彝、汉、回等民族同胞。云南省摔跤队、昭通地区文工团、彝良县文化工作队、电影队也参加了花山节活动。昭通地区文工团及彝良县文工队作了专场演出,并进行了现场“采风”,收集到苗族古歌、山歌、芦笙曲调共86首。
    春节  春节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节日,节日期间经常办龙灯、狮灯、牛灯、游园、联欢、文艺演出、展览、知识竞赛及歌咏、歌手大奖赛等文化艺术活动。民间各户多挂彩灯、帖春联以贺节。民国37年(1948年)春节,角奎宋丝美以彝良山川河流风物人文为谜底,出谜语数十条,贴于彩灯上,挂于其宅供人竟猜,猜中者奖给笔墨纸砚。
1977年春节,彝良县文化馆组织县城群众开展游园、耍龙灯活动。除夕夜,文化馆的室外活动场地中,灯火辉煌,30多盏自制的鱼、虾、蟹、瓜、菜、萝卜、宫、走马灯等五光十色,通宵达旦。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从正月初八开始耍龙灯到初十结束,两条龙耍遍角奎大街小巷,深受广大市民的爱戴。
     1981年春节,文化馆特邀牛街镇狮灯队到县城献演两天共六场,观众达万余人。昭通地区文化局还邀请牛街镇狮灯队到昭通参加民间艺术广场演出。

其它艺术


    美术  书法  清末民初,谢子温工兰草,张玉朝植虫鱼。牛街杨文钦的山水画亦极富功力。建国后,蒋洪祥的国画、装饰画亦较有影响。李长敏的宣传画《高唱革命歌,奋勇向前进》曾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书法方面,民国有谢子温、唐鼎兰、余伯垣、陈守仁、张玉朝等造诣较高,亦有作品流传后世;牛街毛寅臣(字以亮)、徐发俊书写的碑刻题文、楹联独具风格。彝良籍书法家、现任哈尔滨书协理事的丁■浩的作品曾在日本展出。
    摄影  境内摄影活动始于民国19年(1930年)当时四川籍人蒋叙生在角奎开设“美丽相馆”使用老式外相机拍照,两年后,川人温国桢在角奎开了一家“奎苑写真馆”,随即,角奎镇人张子舟从昆明购回一架手相机开始学习照相及冲洗技术,并开设了一家“丽华摄影社”,其后蒋迁往镇雄,温把器材卖给张家,仅存张家“丽华摄影社”坚持营业,直至建国后公私合营成立“彝良县国营照相馆”。1983年起县内始能冲洗彩色照片,是由原照相馆人员陈家坤赴外学习并购置简单设备回彝良开始的。以后,“海燕”“银星”等几家照相馆亦能拍摄并冲洗彩色照。
彝良县文化馆从事专业摄影的曾宪华的作品《歇》曾刊于《民族画报》,有多幅作品被省级报刊采用。业余摄影爱好者迟学秋的作品曾被《云南概况》采用。
1981、1984年全县文化馆曾宪华举办过两期摄影训练班,为文化站和各单位培养了一批摄影人才,县内业余爱好者不少,有的设备较为先进,拍摄水平亦在不断提高。

    文学刊物   清末民初,县内有少量举人、进士、贡生、秀才以及流官呤诗作赋,文学作品样式以诗、词、歌、赋、楹联、墓志为多,未见小说、戏剧作品。

    民国35年(1946)创办的《牛街旬刊》及五十年代创办的《彝良报》刊载有诗、词、散文、小品文、民歌、快板等。文艺创作活动日渐普及,近年来有较大的突破,文艺刊物除文化单位主办外,还发展到民间自办。国家级、省地级刊物发表过彝良籍作者的作品,其中以诗歌和小说为多。
    《彝良文艺》  1984年创办,县文化馆主办,1985年改油印为铅印四开四版双月刊。至1988年底共出刊36期,主要登载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曲艺、书画作品。辟有“文化短波”、“新人新作”、“文学评论”等栏木。先后由游友鲲、李云波、张俊森、李厚昌等担任编辑。
    《地平线》  1983年创刊,先后有张宏歌、陈衍强等编辑,主要刊登诗歌作品,共出5期,1989年停刊。
    《摘耳根》  牛街镇于1983年创办的文学刊物,油印,共出3期,先后由张天鹏、唐光全等编辑。
    《星期日》  1985年创刊,由海子小学周乾银、苟占东等教师主办。主要刊登小说、诗歌、散文等,共出3期(铅印,四开四版),1987年停刊。
    《彝良文学》  2005年创刊,县文联主办,文联主席陈衍强主编。刊物为季刊,高起点、高水平,被称作“彝良名片”,现已出8期。

    戏剧曲艺    境内庙宇及部分会馆,基本上都建有戏台,有的雕龙刻凤,异常精致,现已无存,今县城有电影、会议、文艺演出三用影院一座。农村则因地制宜,利用较宽敞的屋檐下,室内或临时搭台演出。
曾在境内演出过的曲艺艺术种类有评书、快板、快板书、天津快板、金钱板、三句半、对口词、群口词、相声、双簧、四川清音、花灯说唱、竹琴、四川杨琴、花鼓等,其中相声、评书、快板、对口词、花灯说唱等影响较大,曲目创作也较普及。1965年孔繁山创作的评书《黑山红缨》、1976年李厚昌创作的金钱板《智斩栾平》、汪弼光创作的对口快板《老两口上夜校》、李克章创作的四川发音《县委书记来山寨》分别参加云南省现代曲目观摩演出及省地曲艺调演。戏剧有京、川、滇、话、歌、云南花灯、端公围鼓、木隅、皮影及杂剧、方言话剧等剧种,其中围鼓戏、端公戏、花灯及方言话剧较有影响。剧本创作则以花灯剧、方言话剧为主。
花灯戏  专业文艺演出团队及业余演出活动多以花灯或花灯歌舞为主,花灯唱腔在民间较为流行。境内花灯戏、以昆明花灯戏为主,融玉溪、姚安等地花灯戏为一体。以道白用当地方言为其特点。

   音乐舞蹈  音乐  境内以民族民间音乐为主,宗教音乐影响较深。较有特色的音乐有汉族民歌、山歌;有苗族、彝族的民歌、古歌、芦笙曲及唢呐曲牌等。县文工队曾创作过《歌颂罗炳辉将军》,《文化大革命颂歌》(组歌)等歌曲。歌曲及戏曲音乐作者有殷举鹏、母世君、余先贵,李厚昌等。
    汉族音乐
    民歌、山歌  汉族民歌有固定的曲牌和调式,歌词有传统和即兴创作之分,多为室内小范围聚会时演出。
    山歌  一般为农民在山间劳作或放牧时所唱,歌词既有古代流传的,亦有触景生情即兴创作的,演唱形式有独唱抒发感情的,亦有二人对歌比赛及谈情说爱或打情骂俏的。歌词定式为七字四句式、有韵脚。
    打鼓草  中耕夏锄时的一种劳动音乐。流行于牛街、洛旺、柳溪、龙海等地。薅除时由一个鼓师自背小鼓在前面边打鼓边演唱,起到鼓动情绪,减轻疲劳的娱乐作用。歌词有代代相传和即兴创作两种;劳动中期及刚出工和将收工时歌词各异。
    苗族民歌  苗族民歌的主要形式有古歌(酒歌)、山歌(情歌),形成两大不同曲调的类型。
    古歌  是世代相传而且历史悠久的苗族主体民歌,它主要是祭祀和婚娶、庆典等室内严肃场合演唱。
    山歌(情歌)  是苗族人民长期生活在崇山峻岭的环境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民歌、主要在劳动及日常生活中演唱,以室外或情场歌演为主。
花苗支系的古歌包括祭祀歌、历史叙事歌、盘歌、故事歌、婚娶祝福歌等。山歌包括情歌、飞歌等。白苗支系的酒歌包括祭祀歌、历史叙事歌、传说故事歌及生活、劳动歌曲等。情歌包括婚娶、生活、劳动等方面的歌曲。
    苗族民歌,不论古歌(酒歌)、山歌(情歌)、都没有固定的曲调,只有曲调类别、由演唱者根据内容选用。古歌的歌词一般是固定的,而山歌则多为即兴演唱。
古歌的曲调很优美,但较为冗长。最具特色的是山歌,其中尤以飞歌突出,它常有十度的跳跃、演唱起来,高亢、辽阔、悠扬;它的结尾往往带上一个非常长的下滑音,构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彝族民歌  彝族民歌包括酒礼歌、情歌、跳脚等。
酒礼歌  彝语音译“阿说客”。主要在婚娶时演唱。内容大多诉说女儿出嫁的苦楚;亦有婚娶时祝贺的歌,酒礼歌以集体演唱为主,曲调变化较多。表现女儿出嫁的酒礼歌唱起来如泣如诉,婉转凄凉,催人泪下。
    情歌形式有对歌、排歌、盘歌等,大多用于表现爱情。
    跳脚这种歌舞形式,主要在办理婚丧时演唱。
    器乐  彝良民间乐器有笛子,唢呐、二胡、麻柳笛(用麻柳树皮制作)口弦、芦笙、木叶、羊皮鼓、锣、钹等。其中麻柳笛较具特色,立春过后,麻柳树“上水”,可剥皮做成喇叭筒,再用椿树嫩枝一小截抽芯做哨子即可吹奏。境内苗族芦笙、唢呐曲调很多,亦较具特色。不论节日大小或无节日庆典,吹芦笙者随处可见,有边舞边吹的,亦有边行路边吹奏的,不拘形式。唢呐主要用于嫁娶丧葬。乐队编制有大小之分,配以打击乐器,大者称“座堂唢呐”,有低音唢呐加入乐队。口弦为苗、彝族妇女随身携带之乐器,工余或妇女聚会时演奏。
    民间舞蹈   彝良县境内的彝、苗、汉等民族,有不同的源流,有客观地存在着的反映各民族历史文化的各具特色的丰富的民间舞蹈。彝族民间舞蹈以“酒礼歌”系列歌舞和祭祀性舞蹈为主。苗族民间舞蹈是以芦笙为特殊道具的芦笙舞。彝、苗族民间舞蹈属自娱性舞蹈。汉族民间舞蹈是以灯为名称的各种庭院表演性舞蹈。这些舞蹈反映了各民族的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体现了本民族的气质和心理状态;记录了本民族那无文学记录的历史大事;记叙了悲欢离合的思想感情。很多舞蹈看起来单调、简单、但在那个民族的民众心中经久不衰,百看不厌。
彝族民间舞蹈包括毕肃那、阿说喀、小鸟飞、安则则、种粘苕、撒麻舞、接祝酒…洗猛志等。
    毕肃那  是彝族语音译名,是守灵时上演的一种舞蹈,这种舞蹈的音译名是石说糯姆则,他的含义为:“石说”是人,“糯姆”是猴。传说古人不会死,有的人活得无聊,就打死一只猴子,然后围着它又说又唱又跳,叫“做道场”,此举触怒了祖先神灵,便在为猴子做了“道场”以后赐给人死。从此,人死后,人们就照给猴子做“道场”的方式给死去的人做“道场”,这个舞一称“毕肃那”,二称“努索咯洪本”,三称“喀约洪本”,“毕肃那”的舞蹈场面分为两种“停尸一天的室内跳;停尸三天的在屋外院坝另搭灵棚,在棚前跳一天的举行小跳,三天的举行大跳,舞者为四人,全为男性,手持八挂铃(俗称抄子)、白布。这种舞蹈,面部表情严肃,一副沉痛样,动作特别沉重,力度很大。舞蹈中一顿、一抖,一招一式,很有“镇鬼”开路之势。舞蹈动作中,有不少摹拟禽兽动作和反映生产的内容,如“蛤蟆晒肚”、“老牛擦背”、“猴子上树”、“搭荞棚”等等。”
阿说喀  彝语音译名,其含义为办酒时(嫁女)唱的歌,汉语称“酒礼歌”,还有另一层意思是唱令人可怜的歌,现在人们不按歌的含义称呼,而是按照演唱这种歌的场合来称呼,此舞是嫁女儿时,男家接亲队和女方家人一起跳的舞,多在寨中宽敞处或庭院中表演。男女老幼都可参加,一般情况下中青年跳的多,其中以青年为最多,尤以姑娘最为倾心。有固定的舞蹈动作和队行变化,没有固定的舞曲。
    小鸟飞  是“酒礼歌”系统中的一个舞蹈,既可在婚宴上跳,也可随时表演,既属酒礼歌类,又是独立的,它有专门的舞曲和独立内容,它与唱任何一首酒礼歌都可以跳的“阿说喀”大不相同。表现形式也是集体舞、边歌边舞,它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表述一只绿色的鸟要飞到它应该去的美丽的地方,接着又唱“红鸟”,“花鸟”同样的归宿,比喻人们从小孩逐渐长大后,各自都要去完成交给的一项职责。也同时比喻姑娘逐渐长大,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一个地嫁到婆家去,成家立业,完成历史的承续。参舞者全是女性。
    种粘苕  反映生产形式的舞蹈,其舞动作简单,但很有特色不分地点,场合都可表演。人们可以从这些简单的舞蹈动作中窥视到很久以前彝族人民生活状态的点滴,她们用围裙代竿尺,表现了古代彝族特殊的度量方法,此舞因村寨不同而略有不同,曲调、动作各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用围裙表示度量。
撒麻舞  彝族村寨中最盛行的“酒礼歌”系统中的一个受群众喜爱的集体舞蹈,它表现了彝族姑娘无比勤劳和顽强生活的精神舞蹈,全是模仿生产全过程的摹拟动作,如挖地、整地、背粪、撒粪、撒麻、薅麻、割麻、晒麻、剥麻、结麻、纺麻、改麻线,牵纱,织布,翻布等一套工序。
     苗族(含花苗、白苗)舞包括阿作“芦笙舞”、正坛舞、欢乐舞。
   “阿作”芦笙舞  是花苗支系的主要舞蹈,也是芦笙舞的综合性舞蹈。它包括了“跨竿”、“踩堂”、“敬酒”等套舞。“阿作”的含义有二层:一是“聚成帮”、“做一路”;二是叙述完整的一件事,是一部记叙历史的史诗,它是一定社会的产物。舞蹈表现一个跨度很大的历史时期内花苗所遭受到的变故,表现了他们英勇战斗的场面及战败后百姓溃逃迁徙时对故园的留恋;路途上遭到的险阻和战胜困难的决心;表现了他们盼望过上幸福生活的夙愿。
    “阿作”舞以曲为主,动作不过是增加人们聆听芦笙曲的情趣,舞曲分九首,每首三段,每段三节,其中以“壮烈征战”最为有名。这一首曲子苗语音译是“义佐”。汉语直译意思是“绞”也就是绞战,绞杀之意。
舞蹈动作以垫步、弹腿、蹬跳为动律,反复表现。表演形式是广场集体性的。吹芦笙的舞蹈人员不限,参舞的歌者人数也不限,由于芦笙舞局限于芦笙这个特殊的道具,舞者不能歌唱。因此,芦笙队必须亲自在后面参舞。芦笙演奏者只能是男性,歌者则不分男女老幼。
    正坛舞  系白族支系的祭祀舞蹈。“正坛”是汉语意。苗族对此称呼的直译是“跳场”或“踩场”,当地苗族俗称叫“道场”。人死以后,击鼓为号,吹笙为调,召集亲戚治丧的仪式。举行时由“掌坛师”主持,他既是乐师,又是歌师。“正坛舞”便是掌坛师吹奏着芦笙跳的舞蹈。“正坛舞”分七坛,即扫堂坛、老坛、摩坛、叔子坛、伯父坛、母舅坛、姑妈坛。各坛除吹奏的芦笙曲不同、歌词内容不同、舞蹈相同外,有时其曲调运用及舞蹈动作也因掌坛师而异。
    欢乐舞  正坛舞在即将结束时的舞蹈也称“反坛”。“正坛”调平时不能吹奏,“反坛”调平时可以吹奏,因而也叫“耍坛”。每年花山传统节日时的群众性舞蹈,也就是以“耍坛”为主。这时人们最欢乐,因而也叫“欢乐舞”,其演奏的曲调有“拉围调”、“下蹲调”、“牵纱调”等。
   “欢乐舞”是一种不限人数的集体舞(绝大多数是未婚青年,已婚妇女不能再跳,已婚男性青年可以参加),因此多在广场上表演,后面就可以接二连三地手扣手地跟在吹笙人的后面跳,参舞者都要从中插队,不接“尾巴”,一般情况下,男女有别不岔开,人数开达数百人。此舞跳起来很象一堵移动的墙,是一个表现“力”的舞蹈。它象征着团结、巩固。其次也是青年社交的好方式,青年男女求相好者,可通过紧扣的手传递信息。
    海子乡大坪村双寨社杨永松,是出色的苗族(大花苗支系)芦笙歌舞艺人,51岁,他既是芦笙歌舞艺人,也是苗族鬼师,由于家庭生活相当贫困,幼时他只能接受父辈传授的芦笙曲调口读谱,18岁时,当他得到第一把芦笙后很快将口谱变成实际演奏。并在芦笙演奏及舞蹈上有所突破,他演奏的芦笙曲调,和声旋律明晰,舞蹈动作节奏感强,他还是一位优秀的歌手,擅长古歌、山歌、游方歌和汉族山歌,歌喉婉转悠扬,优美动听。
    汉族舞蹈以“灯”为主,有“龙灯”、“狮灯”、“牛灯”、“猪灯”、“车灯”等。这几种舞蹈受四川的影响较深,县境内没有形式独特的风俗。
    车灯  俗称“车车灯”,清中叶即从四川传入境内,其形式是生角推“车”,旦角坐“车”,丑角挑逗。生、旦、丑载歌载舞以锣鼓为乐器伴奏,唱词内容以爱情为主,水平高的艺人可根据当时的情景现编现唱。歌手主唱或生、旦、丑对唱,众人帮腔煞尾。唱词每段八句,一般一、二、四、五、六、八句压韵。
    猪灯  1958年提倡大力发展养猪时,为牛街群众所创作的一个灯舞。用竹、布扎制成道具“猪”,一人耍头,一人耍身,另一歌舞演员扮饲养员,用歌舞表现养猪的意义,曲调不固定。

    工艺美术 

    摄影  民间工艺有蜡染、扎花、刺绣、雕刻等。苗族褶裙蜡染及披肩刺绣工艺精湛,别具特色。
雕刻技艺中,陈守仁的微雕堪称一绝,尤其是“字组像”名扬中外。其初期的微雕作品《观音大士》和《孙中山头像》曾于民国26年(1937)3—4月在南京参加过全国展览,其中孙中山牙雕像大小与六寸照片相似,着西装半身,神情毕肖,全像由《兴中会宣言》、《讨袁宣言》、《护法宣言》、《总理遗嘱》、《建国大纲》等文献组成,计12400多字,字体细小、字迹分明而劲秀,用高倍放大镜才能清楚视读。陈守仁后期作品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罗斯福、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名人字组像,字体越刻越小。其中毛泽东头像系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改造我们的学习》两篇文章组成,共约26000余字,线条细腻流畅。除字组像外,其工艺品还有象牙笔筒《百燕乐东风》,系由100只形态各异的燕子组成,并题诗其上“东风到处乾坤暖,万紫千红竞艳华。灿烂霞光春似驻,纷飞雏燕乐天涯。”花草虫鱼类作品较多,如《孔雀》、《荷花》、《雄鸡》、《仙鹤》、《蜜蜂》等。还刻过《龙门》、《大观楼》、《金马坊》、《石林》等风景名胜。微雕之外,篆刻钤印技术精湛,为名人和百姓钤印颇多,如国民党要人戴笠曾向他求印。陈守仁将旅昆明间的篆刻作品集成《流昆爪痕》四卷,现昆明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收藏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字组像多幅。
    县城、牛街等地庙宇内的雕龙画凤,工艺精巧。“文化大革命”中,李长敏的宣传画《高唱革命歌,奋勇前进》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之后龚德全的油画《乡场》被选入云南省美术展览。省摄影协会会员曾宪华的摄影作品《泳》参加云南省摄影展览。《歇》曾刊于《民族画报》。朱光龙的摄影作品《阿作舞》参加云南民族风情录展览

作者:佚名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1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3331038562 传真:13331038562 邮箱:94190795#qq.com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_hmt.push(['_trackPageview', pageURL]);document.getElementById('BDBridgeIconWrap').onmouseup = function() { _hmt.push(['_trackPageview', '/im/qiao']);};
='{"id":"10"}'>